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悟青年使命,7月21日至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力行先锋队”实践团一行9人在延安开展了为期10天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开启实践征程,搭建实践基地
7月26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集中开班仪式在延安宾馆大礼堂举行,共青团中央延安市委书记惠藏锋对各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对接时代要求,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让学员在学习中启迪思想、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共鸣中传承精神,希望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指导教师王雯雯代表实践队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开班仪式结束后,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吴雪老师就延安市人才引进和就业相关政策开展专题讲座。实践团成员任羿璇分享到,在延安我深刻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份力量使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通过讲座,我了解到延安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利好的人才引进政策,我会把这份热情的邀请和难忘的体验带回家乡,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延安分享给更多大学生。


项目汇报展风采,百花交流齐绽放
7月24日,37支来自全国高校的社会实践队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报告厅共聚一堂,召开实践项目准备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力行先锋队”成员张栩嘉作题为《延安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和创新方向》的项目汇报,详实介绍了实践团项目构建思路、前期调研情况、项目基本架构、实践活动过程和预期成果等内容。项目目标明确、构思新颖,收到各实践团高度认可和热烈反响。同时,在分享交流中,实践团向其他实践团队学习和吸收了大量创新性构想和先进性经验,全国各地的青年大学生们在此次碰撞交流中激发思想火花、展示青春风采,为实践项目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栩嘉在汇报中分享到,项目将结合延安当前红色资源应用状况,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远景规划,在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创新发展的同时,真正为延安当地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追忆知青岁月,探究乡村振兴
“青马力行先锋队”实践团先后到梁家河村和赵家岸村参观学习,感悟农村旧貌换新颜,领略延安乡村振兴的过程。7月26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足迹,实践团成员来到梁家河村实地学习,参观知青井、村史馆、知青旧居、沼气池等地,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在村史馆中,深入了解梁家河村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深刻体会到实干创新的精神内涵;在知青故居中,近距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时居住的环境,现场感悟总书记刚毅坚定、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开铁业社、建沼气池、拦河打坝……实践团成员被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人民立场、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所感染,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与奋斗目标。
赵家岸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是乡村振兴模范乡村。7月28日,实践团深入赵家岸村开展实践调研,了解赵家岸村发展史和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近年来,赵家岸村确定了“党建领导,文旅支撑,产业联动,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建设了生态苗木花卉区、大棚蔬菜采摘区、休闲趣味垂钓区和以窑洞民宿为依托的农耕文化体验区。实践团还重点观摩了“兀里红谣”民宿项目,既体验到了陕北独特的窑洞文化,也感悟到红色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和新动力。



学思践悟延安路,记录青马新足迹
“青马力行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次以学院为单位申报并通过的全国性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青马延安行,实践悟真知”是此次实践团的出征口号和实践目标。10天来成员们奔赴十余处革命旧址和红色教育基地,先后录制了4部“行走的思政课”和“场馆里的思政课”,拍摄视频素材50余份,筹备“我心中的思政课”主题微电影《我们为什么来延安》,发挥专业特色,以大学生视角展示延安精神,展示青年学子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实践团成员崔艳凯分享到,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勇于担当、戮力同心、通力合作,增进了队伍团结和凝聚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了用延安精神坚定信念、强化使命,领会到了何为“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延安精神”。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抓手。“青马力行先锋队”实践团将依托此次实践活动总结收获,形成成果化报告,挖掘呈现新时代延安精神,激活延安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注入新动力。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专业优势,继续推进暑期社会实践走深走实,不仅追寻革命圣地,开拓青马新足迹,同时,深入挖掘“习思想在齐鲁大地的实践”,上好扎根祖国大地的“大思政课”,充分调动青年学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进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引导大学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