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10月28日下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督导专家聘任仪式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评教反馈会在图书馆东报告厅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高峰,教务处处长孟凡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副主任尹荣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温永慧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特聘督导专家聘任仪式。此次我校共聘任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玉美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旭教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权福军教授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史倩副教授等四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督导专家。教务处处长孟凡兵为四位思政课督导指导专家颁发聘书。


学校党委副书记高峰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四位督导指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其中,建立专门的思政课专家督导指导机制,是力促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四位特聘督导指导专家的加入,将助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他强调,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督导指导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并进行首轮专家评教反馈会,就是要把思政课工作做扎实,把大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摆出来,把每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点指出来,通过群策群力,在高水平专家的督导指导下,尽快提升每位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利用四位特聘督导指导专家加入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与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会议第二环节,四位特聘督导指导专家就此次为期两周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全覆盖听课进行评教反馈。专家们一致认为,任课教师态度端正认真、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娴熟、教学组织有效、教学方法多样、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利用学生身边故事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思政课教学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专家们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是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进度、教学节奏上做好规划,提高将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能力。特别是在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特色,突出教学重点,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结合;二是要处理好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运用恰当的视频和案例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十分必要和重要,但在视频和案例的运用上要把握好时长,做好整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安排;三是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授课中针对学生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处理好线上教学提升学生兴趣和线下教学引发学生思考的关系。



教务处处长孟凡兵在总结讲话中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三个“要”:一是“要理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立专门的思政课专家督导指导机制,是力促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思政课教师要明晰思政课的地位、作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二是“要管用”。邀请专家们对思政课进行督导指导,要做到评教切实有效果,教师切实有收获;三是“要成长”。通过思政课专家督导指导,思政课教师在备课、授课、回顾、反思、改进过程中,应在教学和学术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成长。


会后,与会教师就此次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当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勇于担当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毅力,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时刻进行自检、自查、反思、总结,争当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担当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