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深入学生,塑造良好氛围,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榜样作用,以党建带团建,不断扩大理论学习范围、拓展学习纵深、提高学习实效,持续引导学院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奋进力量。
支部书记讲党课,凝心聚力举旗帜
6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雯雯做题为“三个历史决议的比较学习”的主题教育学习专题党课,党支部全体党员和青马班学员参加此次党课学习。
王雯雯从形成背景、决议内容和历史意义三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三个历史决议的共性和差异,带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科学的把握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党课讲授和交流分享,青年学生们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深刻领会了坚持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性。结合学习,青马班学员李奉洋分享到,每一个“历史决议”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蕴含着巨大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并做到融会贯通,要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学习发布会,寻策问道新理念
学生党支部自5月以来,创新“学习发布会”形式,开展“我学习,我展示”专题学习,活动成效显著,党支部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在第3期发布会上,学生党员张丽君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她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建设农业强国等方面论述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及相应措施。张丽君表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把自己的专业特色融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服务乡村中解民生,治学问。
发布会后,支部成员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学生党员王惠容表示,道路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务必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骨干张鑫明表示,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学院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积极投入到“三下乡”、乡村振兴调研中去,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青年队伍中的一员,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建带团建,理论领学领航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开展“理论领学计划”,引导学院全体学生从原原本本学到自觉主动学,从笃信笃行学到联系实际学,系统推进青年大学生投入到理论学习的热潮中。
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2022级团支部第9期“理论领学计划”如期而至。晚自习教室里,同学们读原著、画导图,做交流演讲、写学习体会,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尽显团支部活力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宣传委员张栩嘉分享到,在读原著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以学铸魂和以学增智的真意,而当我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时,才更加领悟到了“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的深意。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立足学院实际,精心部署,高标推进,扎实抓好主题教育见实效,先后策划创办《青年之见》、“学习发布会”“理论领学计划”“以图促学、让思维开花”思维导图大赛等学习活动,旨在增进师生对党的科学理论的深层认识,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为青年学生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寻真问题,求真学问的青春指向,切实将主题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入结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基,立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主业,积极发挥学科和师资优势,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为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