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青年社会实践的号召,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基层锻炼中增长才干,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6月6日至20日举办暑期社会实践答辩会与出征仪式,为师生搭建社会实践交流平台,激励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答辩会上,各实践团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从活动背景、实施步骤、预期成效三方面系统汇报实践构想。现场设置“师生对谈”环节,评委通过“一对一”指导聚焦实践可行性与价值,通过问题分析推动方案落地,强调用“脚踏实地”的实践路径深化理论认知。现场讨论氛围浓厚,在专业点评中,团队对红色教育意义、志愿服务创新性等维度接受建设性意见,进一步优化了项目设计。此次答辩会不仅通过思想交锋深化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认知,更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反馈的双向互动,激发了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为暑期社会实践的系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6月20日,学院举办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共组建17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81名同学将奔赴山东、山西、重庆等地,开展基层调研、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上,“头雁传翎”实践团作代表发言,团队通过讲述家乡故事,将乡村振兴和时代使命深度融合,用大学生的眼睛和脚步发掘“民族复兴中的齐鲁担当”。全体队员庄严宣誓以饱满热情投身社会服务,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精神注入每位青年血脉。学院党委书记乔海波为各实践团授旗,并寄语同学们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实践姿态,在基层调研中读懂中国故事,在志愿服务中诠释青年担当。




此次系列活动以项目化方案打磨夯实实践活动基础,以誓师动员强化青年使命担当,系统推进学院实践育人工作。通过构建“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新范式,搭建“理论为基—方案优化—实践落地”全流程培养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田野。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厚植家国情怀,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