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生学术竞争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系列学术素养提升活动,着力构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重基础、强规范、育创新、讲诚信”学术素养培养机制。

锚定国家战略方向厚植创新沃土
5月20日,学院举办大创重点项目专家指导会。学院院长刘丙元、副院长魏晓娟等指导教师紧扣马克思主义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强调选题须立足国家发展大局,深挖理论实践结合点,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围绕“选题高度、创新深度、实践力度、成果效度”系统剖析项目,为培育高水平学术成果定向引航。

强化思维方法训练 夯实研究根基
5月22日,学院开展文献综述专项指导。张振国教授针对论文文献综述做具体指导。他指出首要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提出、分析、解决”研究逻辑;其次要破除文献堆砌,通过批判性阅读提炼观点,构建严谨框架;最后要强化内容整合,确保论述逻辑清晰。他勉励同学们要坚持系统研读经典、深化理论思考、持续写作实践的学术习惯,这是提升学术功底的必由之路。


严控学术质量验收 深化学术诚信意识
5月29日,学院举行2024年大创项目结项答辩会。各团队围绕项目创新性、实施路径及成果应用进行汇报。评审专家紧扣政策导向、理论逻辑和学术规范,通过材料审核、现场答辩和成果展示环节,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重点强化学术诚信,明确禁止学术不端行为,推动学生严谨治学、规范科研,提升学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完善学术素养培育长效机制,强化个性化指导与全过程管理,营造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学术生态,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学术研究能力和突出创新潜质的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建设、考研深造、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