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东营、潍坊、德州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寻梦黄河,感悟变革。7月31日,“踏足迹 感变革”宣讲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足迹”,赴东营黄河文化馆及杨庙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黄河文化馆,团队成员们参观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黄河生态文化的价值。在杨庙社区,学员们参观学习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纪念馆、便民服务中心、智慧治理中心、草编合作社、幸福食堂,深入探寻杨庙社区发展历程,感受杨庙社区从过去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的巨大变化,领略民富村强环境美的新型农村社区风貌。

爱心筑梦,榜样引领。7月31日,“爱心筑梦”寻访榜样社会实践团队以“寻访劳模榜样”为主题,赴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劳动模范”、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共同观看儿童福利院宣传短片、参观杨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深入了解福利院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杨守伟讲述了她在孤弃儿童护理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她用24年如一日的坚守,把温暖和关爱播撒在孤弃儿童们坎坷的人生路上,生动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继续传承劳模精神,持续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追梦之途,模范领路。8月8日,“匠心机电,青年起行”社会实践团赴德州市华能电厂开展“探寻劳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国工匠”、德州市华能电厂焊工班班长程平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德州市华能电厂,深入“大国工匠”程平创新工作室,领悟焊枪下的工匠精神。从一名优秀的退伍侦察兵嬗变成国内金牌工匠、国际焊接技术顶尖专家,程平用亲身经历向大家演绎了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他激励广大青年要坚守初心,学习楷模,争做楷模,锲而不舍求知,兢兢业业创业,在建设祖国、造福人民的征程中施展才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社会实践育人行动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抓手,深入发掘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全力上好实践育人这堂“大思政课”,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奋进姿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