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快讯 >正文

凝“心”聚力,为成长护航|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作者:王雯雯       编辑:魏鲁宁       复审:       终审:温永慧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24      

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心理健康调查 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状态

本学期初,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全院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问卷调查,就大学生学业、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问题发现到原因剖析,从问题导向到教育目标,学院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分析问题,从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融合、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和心理动态的趋势和规律,为学院教育教学和优秀人才能力素养模型构建工作的推进和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心理知识科普 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调控

为引导广大学生回归本心,聚焦自我成长,共同追求我爱我,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培养积极阳光心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出心理健康系列科普类文章,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用科学的知识武装青年,以科学的方法启智青年,提升青年大学生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识和把控,践行“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基本认识,切实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创新以辩塑心 从社交心理看有效沟通

5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我爱我”心理主题辩论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牛媛媛、学院学工办负责人王雯雯担任辩论赛评委。辩题取材于大学生生活里的热议话题“在人际关系中,坦率还是隐忍更能解决矛盾?”,选手们从思政专业的视角和心理认知视角,充分发挥优势特长,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不仅有“隐忍是面对矛盾时的一种不接触,不尝试,不解决”的激辩,也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古老话题,还有面对社会问题的是非思索,更有对立和包容的思维论辩。“理不辨不明”,选手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辩论明理增信,崇德塑心,不仅提高思辨思维、逻辑思维,也在辩论中分享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疏解心理情绪,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思辨人生,以辩塑心”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之举,为思政+心理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增添新助力。

 

心理互助实践 走进小学践行育心育德

5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宣讲团走进济南市历城区兴元小学,开展“青马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宣讲活动,活动由学院学工办负责人王雯雯带队。通过座谈交流,观摩课堂和青马宣讲等形式,青马宣讲团深度融入课堂,实践调研小学生行为心理和德育教育情况。通过课堂观察、主题宣讲和特长展示等形式,进一步观察了解学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加速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持续推动调查调研,关心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发展,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涵,推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台阶。


  •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 邮编:250103
  • 招生咨询电话:(0531)5899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