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快讯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交流会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

作者:高俊丽       编辑:魏鲁宁       复审:       终审:温永慧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1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11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共同收听收看颜晓峰、辛向阳、王炳林、张士海四位教授的专题辅导报告。

 

 

会后,各教研室结合集体备课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分享了学习心得,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于瑶从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角度提出,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学,要加强理论研究宣传阐释,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用丰富的案例让同学对思政课感兴趣、学进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王海彬认为,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学习悟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际、学深学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换为解决青年问题、推动青年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要宣讲宣传,用“小切口”彰显“大主题”、用“小故事”体现“大时代”,用青言青语,青年乐意听、听得懂、记得牢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开展了集中研讨。杨凯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不仅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政课教师,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在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要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入脑入心,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大众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邵西梅在分享学习体会时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立足本职、增强本领,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慧在认真聆听四位高水平专家的授课后表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把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要旗帜鲜明地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贯穿课程始终,努力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中国奇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讲得更深更透,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世界与中国特色比较。

全体思政课教师深感此次集体备课会和研讨交流切实提高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及精神实质的领会和理解,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强化全体师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容实质和理论真谛,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在校园落地生根


  •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
  • 邮编:250103
  • 招生咨询电话:(0531)5899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