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齐鲁担当”主题思政大课,系我校特色大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凸显齐鲁大地各行各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写照,展现齐鲁儿女在事业追求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昂扬斗志。前两期一经推出便得到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9月22日,第三期主题思政大课成功举办。本期大课堂我校特邀山东省粮食行业协会商会会长高义东先生,为我校师生做《稳中求进 勇毅前行——我国“粮安”工程与“山东工匠”之解读》精彩报告,全校500名师生参加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璐博士主持。会前,学校党委副书记高峰会见了高义东会长一行。

报告会中,高义东向师生们全面介绍了世界粮食格局、我国的粮油政策与“粮安”工程、山东省的粮油状况与“工匠精神”,展现了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改革与演变,凸显了在复杂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下,粮食安全对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性。高义东表示,山东政府和山东人民在大国崛起中敢做敢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生产强、收储强、产业强、品牌强、监管强为典型表现的山东“工匠精神”;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数字化”储粮工程,在持续的探索中,逐步打造了“齐鲁样板”的创新节粮减损模式,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互动访谈环节,同学们就自己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纷纷向高义东先生提问,高义东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访谈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王志越同学表示,高义东老师的思政大课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从中美粮食安全环境的对比中,认识到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性,作为青年学生必须坚决贯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张瑞林同学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党治国理政的大事,受当前复杂因素的影响,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每天饱受粮食问题困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节约粮食绝不是口头说、讲倡议,最重要的是要付诸实际行动,从爱粮抓起,从节粮做起。
高义东为在场学生作诗一首,表达对青年学生的厚爱。“多彩桂花映秋韵,华丽校园育天真。寒窗笃志树信仰,知书达理汗衣衾。渐行渐懂渐知新,勤学勤练勤问询。学子勇毅致青春,不负韶华追梦人。”他寄语山青学子一是节粮爱粮,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二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提高自身智商、情商、爱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聚焦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充分发掘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拓展大课堂内容,丰富大课堂形式,持续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齐鲁担当”主题大思政课建设,传播山东声音,讲好山东故事,增强大思政课的“黏性”和育人实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引领青年学生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