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思政课的黏性,促进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成长,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学团队推出以“我在抗疫中成长”为主题的学生主讲思政微课活动。该主题思政微课活动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主讲,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疫情防控中的人或事,尤其是在封校防疫期间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增强了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分析现实问题的自觉性,“我来讲”也展现了同学们在疫情防控中“我是主体、我有责任、我能担当”的精神品格和行动自觉。

这一主题微课活动一经启动,就收到了来自全校学生的近450件作品,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作品入脑走心。这些作品主要是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彰显了团队协作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学团队老师们、学生们在筛选参赛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在特殊时期山青学子的“自律、感恩”,也看到了学生眼中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校内老师们的“大爱、奉献”“患难真情”,数次泪目。

为提高学生思政微课质量,概论课教学团队老师们对每一个参赛团队都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拟公开宣传的精品微课视频进行多次修改录制,精心打磨,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入脑走心,在参与中既得到精神升华,也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据悉,由众多学生思政微课中选出的优秀作品将陆续上传至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主页“思政课微视频”栏目予以推广展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坚持思政课“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强化思政课的黏性建设,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既遵循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学理性、逻辑性,同时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做到温度、深度、效度的统一。在全国上下同心抗疫的背景下,概论课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的素材,拓展线上思政课堂,通过教师校外讲,学生校内讲,展示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成绩”,讲清楚抗疫斗争重大成果所彰显的“中国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